消防工程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什么?
来源: | 作者:pmo9b662a | 发布时间: 2019-08-14 | 76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在发生火灾之后怎样逃生?很多人可能都会说,先不要慌张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行,或是向外界求救。然而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逃生技巧,除了这些技巧,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还要保证一旦发生火灾、爆炸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逃生着火建筑物,而我们把设计需要满足的基本参数称为“安全疏散基本参数”!
 
  什么是安全疏散基本参数,从根本来说就是安全逃跑,追求人少、距离近、路宽;而相对应的专业术语为:人员密度、疏散距离指标、疏散宽度指标。
 
  疏散宽度指标:安全出口的宽度一旦设计不足,就会出现出口处人员滞留,延长疏散时间,增加我们的安全风险。而我国现行规范按百人宽度指标计算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,即每百人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在疏散时间内所需要的宽度,疏散宽度也根据建筑的总楼层来决定。
 
  比如:一个两层的厂房,百人宽度指标是0.6m/百人;如果是三层那么百人宽度指标为0.8m/百人,所以楼层越多,百人宽度指标越大。这里注意了,假设是一个4层的厂房,它第3层百人宽度指标也是1m/百人,所以百人宽度指标与总楼层相关。
 
  人员密度计算:对每个场所每个人所使用面积做出详细的规定,不同的场所应对人员需要的密度也不相同。
 
  比如:在办公建筑中人员密度是每个人使用多少面积来制定的;而商场营业厅人员密度是根据每平方多少人来算的。那么根据这种说法可以假设:办公室5㎡/人,商场场所人员密度0.6㎡/人。
 
  安全疏散距离:一种是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;另一种是房门到外部出口火势疏散楼梯间的距离。
 
  安全疏散距离由建筑生产类别、建筑层数、建筑耐火等级确定。
 
  一般情况下:建筑火灾危险性高,安全疏散距离要短;建筑高度高层数多,安全疏散距离要短;建筑的耐火等级低,安全疏散距离要短。
关于我们
about us